肆
安居乐业
世界上,绝大多数城池的兴起,都是从百姓的定居开始的。良渚也不例外。
古城中,除了几处有着特殊意义的区域,基本上都是百姓们的居址。他们分布在河道的两旁,夹河而居。
手工业区俯视图
他们在沼泽地上堆起高地,然后两边形成河,石头堆砌起河岸,用竹篱笆、竹编精心编织成优美的护岸。
水绕城而居,这种生活模式,如今仍然能在绍兴、乌镇、周庄里找到踪迹。
不得不说,无论是对当时的居民,还是对如今的考古人员来说,这都是十分方便的设计。
对居民而言,邻近的水道不仅有利于交通,还方便运输器皿与粮食。
在生活上也是极大的便利,无论是取水,还是丢弃吃剩的骨头、果核等等,只要手一抬,就能轻松办到。
考古人员从河道里发现的果实种子遗存
左上:李子核;右上:菱角
左下:桃核;右下:甜瓜子
而对考古学家来说,这更方便。以上的结论,就是考古学家们根据在河道遗址中的发掘结果所得出的。
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在良渚古城之中,已经有了明确的区域划分。
比如说,城池中心的台地——莫角山台地,就是当时的权利中心所在。
而在河流两岸夹河而居的,大部分都是手工业从事者的居所。
至于当时主要的生业方式——农业的遗迹,比如说稻田什么的,在古城范围内,基本上没有发现任何一处。
这并不意味着良渚人的生业方式发生了转变。
因为,即使在良渚古城的范围尚未发现稻田遗迹,但依然能从中找到很多碳化的稻米。
而规模最大、炭化稻米堆积最丰厚的一处,就在莫角山宫殿区的南面,正对着大莫角山的西南角的一个叫作“池中寺”的地方。
它的地位,几乎可以与之后的“皇家粮仓”相等。
池中寺粮仓
那农民们都去哪了?答案或许藏在良渚古城外的近郊区域。
在城外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遗址多处。这些近郊可能就是农民生活的地方,勤恳种地,往城里供应粮食。
或许,早在良渚时代,城市分区已经与如今的城市极为相似。
农民们身处乡野,而古城内住的都是地位比较高的手艺人。
伍
神王之所
当人们安定的生活下来之后,他们就开始规划,要为自己的王,修建一座宫殿。
放在现在看来,良渚古城宫殿区几乎完美契合之后人们对宫城的想象。
首先,是被重重拱卫的地位。
良渚古城拥有中国最早的三重城市格局。
最外面是面积约万平方米的外郭。
再向内是由城墙包围出的、约万平方米的内城。
再往中间,才是约30万平方米的莫角山宫殿区。
其次,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宫殿区所在的莫角山,是一处由人工堆筑而起的高地。
它的顶部又堆筑起三个近“品”字形排列的台基。
东侧的叫作“大莫角山”,西侧北部的叫作“小莫角山”,西侧南部的叫作“乌龟山”。
堆筑高度由内而外逐次降低,显示出明显的等级差异。
大莫角山台地
小莫角山台地
乌龟山台地
这三个台基上,都应分布有成排的房屋,除乌龟山台基表面因后期破坏严重而未有发现外,大、小莫角山上的房屋基址,均排列有序。
而最大的宫殿,就位于大莫角山上。
三个台基之间分布着近曲尺形的沙土广场,供皇家祭祀所用,占地面积达7万平方米,广场南部及东部也有排列有序的房屋基址。
沙土广场
除此之外,还有“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
虽然以如今的眼光来看,莫角山台地的位置稍微偏离了城市中心,但偏离的距离并不是很远。
或许,“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的思想,在良渚人营都之时就已经有所萌芽。
莫角山台地
在良渚古城中,这座几乎位于古城的正中心的宫殿,是中国最早的宫城。
也是当时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工程。
国家形态的都城气象,在这里已经崭露头角。
在大莫角山上四目远望,城内外以至于大遮山与大雄山之间均历历在目。
当年良渚古城的王者,肯定不止一次地在这里动情凝望这片广阔疆域,遥想子孙后代,千秋百代的未来。
陆
亡者之居
当活人的问题解决了,死人要往哪里去,就成为了良渚人民要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
就目前的考古发现而言,良渚古城内外分布着大量的良渚文化时期墓地:
从位置上看,有城内墓地和城外墓地;从等级上看,有王陵级别的墓地、高等级的家族墓地、一般平民墓地等。
高级墓地中才会出土的玉琮
这些墓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祭坛大墓,有瑶山与汇观山两处。
他们都属于良渚文化早期,结合祭坛的地位和随葬品,我们大致可以推测,能够葬在此处的,应该正是古城营建之时的最高统治者。
这就意味着,他们很有可能就是良渚古城的建设者。
瑶山祭坛
第二,宫城王陵,有反山一处。
它是一处与瑶山、汇观山排葬方式相似的墓地,不仅占据了最为核心的位置,而且在整个良渚文化分布区内也是同时期等级最高的。
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就是古国时期,良渚王与良渚王后的墓葬。
大名鼎鼎的玉琮王就出土自这里。
蓝色区域就是反山王陵
第三,宫城贵族墓,有姜家山一处;第四,外郭墓地,有文家山、仲家山、卞家山三处;第五,城外墓地,以及一些零星的良渚文化墓葬,但尚未揭露出较大规模的墓地。
并且,到了良渚文化晚期,古城最初设计的格局一定程度上已经不存在了,宫殿区附近、水坝上都可见一些晚期小墓。
同样出土自高级墓葬的玉璧
柒
对话神明
对于一个以农业为生的部落而言,天象的变化,几乎决定着一整年的生存情况。
而天象,又是当时最不可捉摸的存在。
为此,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等各种方面的需要,人们不得不求助虚幻的神明。
也正是因此,人们在低矮的山包上,修建起瑶山和汇观山两座祭坛。
瑶山祭坛
瑶山祭坛位于古城的东北方向,为了修筑祭坛,良渚人将山顶削平,并用垒石修出包边,搭筑出了一处长方形覆斗状土台,整体上呈正南北向。
土台以下的山体也因势修出石坎,以加固边坡或修整活动平面。
土台四边分别朝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台面以红褐色土筑成,东侧挖出一条回字形沟槽,然后用灰色土将沟槽填平,使台面形成三重土色的结构。
后来,祭坛废弃后用作墓地,埋有13座高等级墓葬。
汇观山祭坛也与瑶山祭坛颇为相似,它位于良渚古城西北,其顶部的祭坛平面亦是利用自然山体修筑。
而在祭坛顶面偏西处,也同样有一个“回”字形的灰土框。
在考古学家看来,土台不仅是良渚人从事祭祀活动的祭坛,同时也是他们观测天象的观象台。
良渚所在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一年分为四季,每到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是一年四季的分界点,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为了确认这几个时间的具体日期,良渚的人们便利用日出日落的方位,结合祭坛,分辨日期。
比如说,冬至日的日出方向正好与两座祭坛的东南角所指方位一致,而夏至日的日出方向正好与东北角所指方位一致。
而春分、秋分日的太阳则恰好从祭坛的正东方向升起,又从祭坛的正西方向落下。
这样准确的规律显然不会是一种巧合。
除此之外,祭坛上的回字形结构也颇有说辞,有人说,这与天象有关,也有人说,这是良渚古城三重城池的构造有关。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
捌
古城之圣
北纬30°,一个神奇而充满惊喜的维度。
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它仿佛是上天钦定的文明摇篮,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文明崛起。
而年前,同属在这一条纬度线上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平原,也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迎来了自己的主人。
他们造水坝、筑土台,种水稻、建城市,引领着环太湖流域迈入早期国家的门槛。
良渚文明在东方所达到的高度,足以与同时代的古埃及文明与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比肩。
陶罐上的划痕,似乎暗示着文字的出现
如今,当我们通过蛛丝马迹,重返良渚古城,仍然会为五千年前人们的壮举所惊叹。
五千年前,或许还是我们心中的原始时代。但在这里,却早就已经建立了一个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理想国”。
他们有明显的社会等级、有徽纹明显的共同信仰,一举创造出了东方史前文明的高峰。
良渚王的玉质头饰
广厦万千
这一系列古建及古城筑科普文章
悉数华夏文明珍馐
我们将把你忽略的宝藏,呈现到你眼前。
来源:无用研究社
发布:中国经贸融媒体中心
责编: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