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传来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
《黑豹》中“黑豹”主演
查德维克·博斯曼的社交账号
公布了他去世的消息
据悉,博斯曼在年确诊第三阶段结肠癌,过去四年一直在与疾病斗争,后来发展到第四阶段。
而在这期间,他拍摄了《黑豹》、《马歇尔》、《誓血五人组》、《复仇者联盟3、4》等电影,遗作为《MaRaineysBlackBottom》。
这些电影都是在无数的手术和化疗期间拍摄。
据悉,查德维克·博斯曼在洛杉矶的家中去世,妻子和家人陪伴在他身边。
他的家人在声明中说:“他的职业生涯很光荣能演绎真人版的特查拉国王。”“查德维克是一名真正的斗士。”
该声明最后感谢大家的爱和祈祷,希望在这个时刻尊重他的隐私。
博斯曼的英年早逝
着实让人可惜
夺走他生命的结肠癌
更是值得大家警惕
结肠癌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在美国可以排到第二位,在中国也是稳居前五。
在上海等地区,大肠癌已经跃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并且发病率逐年升高,那么大肠癌的病因究竟是什么呢?
很遗憾,其病因复杂,至今并未完全明了。
医院结直肠癌中心主任许剑民介绍,通常认为大肠癌的发病是一个渐进过程,从粘膜异常改变到腺瘤形成直至大肠癌发生需要10-15年时间,经历多种基因缺失与突变等多阶段的复杂过程。以下几个因素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病有关。
1、遗传因素:据估计约20%的大肠癌患者中,遗传因素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家族遗传性在结肠癌比直肠癌更为常见。主要见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癌变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NHPCC)两种疾病,前者由于APC基因突变,后者则是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导致。
2、生活饮食:一般认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大肠癌高发的因素,而粗粮、蔬菜、水果的摄入与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呈负相关。中国和日本大肠癌发病率远低于美国,但中日在美国的第二代移民在美国的大肠癌发病率明显升高,间接表明大肠癌的发病率与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密切相关。
3、大肠非癌性疾患:结直肠息肉、腺瘤、炎症性肠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通常被认为是结直肠癌最多见的癌前病变。据估计约有3%-5%的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大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病史20年,发生癌变约12.5%,30年时达40%左右。另有相当部分的结肠癌起源于结肠多发性息肉,其癌前期病程约为5-20年左右。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25岁时恶变率近10%,到30岁时达50%,50岁以前几乎%恶变。克罗恩病的癌变率一般认为比溃疡性结肠炎低一些,但远高于普通人群约4-20倍。血吸虫病与结直肠癌的发病也存在一定关系。血吸虫病高发地区其结直肠癌也明显高发。
4、其他因素:比如环境因素,缺钼,石棉长期接触,不良生活方式(久坐、缺乏体力活动、超重、肥胖等)。此外,胆囊切除术和阑尾切除术后大肠癌的患病风险明显增加。
许剑民教授指出,结直肠癌的病因学基础决定了其可能预防和早诊早治。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做一次肠镜体检,一旦发现结肠息肉,应尽早治疗,定期随访,在息肉发生癌变之前阻断它的发展,从而减少结肠癌的发生。
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肿瘤的发生和死亡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最新统计的癌情检测数据显示:上海地区新发癌症率为/10万,癌症死亡率为/10万。平均每个上海人中就有1.79人是癌症患者。
为此,作为上海市政协委员的许剑民教授曾在政协会议上呼吁:扩大筛查范围,提高筛查率,实现全民肠癌筛查,努力将筛查目标人群设定为40岁,同时将大肠癌的筛查加到单位体检的必检项目中,将肠镜检查纳入医保,提高肠镜检查率以及早期癌变处理比例。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杭州日报、钱江晚报、话匣子、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