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这一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除了扫墓祭祖这一庄重仪式,还蕴藏着丰富多彩的习俗。扫墓,早在秦代以前就已存在,但并未固定于清明时节,直至秦后,这一习俗才与清明紧密相连,至唐朝更是盛行开来。据《清通礼》记载,每逢寒食和霜降时节,人们便会换上素服,前往墓地,携带酒食和修剪草木的工具,祭拜祖先,剪除杂草,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而在古代清明节,荡秋千是一项极为盛行的活动。秋千,字面上理解为揪着皮绳而迁移,其历史可谓悠久。早先称为“千秋”,后因避讳而更名为“秋千”。秋千的架子最初多以树桠枝制成,系上彩带便成。后来逐渐发展为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样式。南北朝时期,秋千之戏已相当流行。《荆楚岁时记》便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到了唐代,荡秋千已成为清明节不可或缺的游戏,皇宫内也设有秋千供皇室成员玩乐。荡秋千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更能培养勇敢精神,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儿童。蹴鞠、射柳和斗鸡也是清明节的传统活动。鞠是一种用皮革制成的皮球,蹴鞠便是用脚踢球的游戏,据说这一运动是由黄帝发明的,最初用于训练武士。射柳则是一种射箭游戏,玩家需射中挂在柳树上的葫芦,以飞鸽飞出的高度来判定胜负。而斗鸡游戏在清明时节尤为盛行,从清明开始至夏至结束。最早的斗鸡记录可见于《左传》,唐代时斗鸡之风盛行,连皇帝也热衷于此,如唐玄宗便是斗鸡爱好者。蚕花会,那是蚕乡独有的文化瑰宝,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昔日清明时节,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皆沉浸在这份民俗的欢腾之中。尤其是洲泉的马鸣庙与青石的双庙诸,那里的蚕花会更是精彩绝伦,盛况空前。马鸣庙,坐落在洲泉镇西,被誉为“庙中之王”。每逢蚕花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接连上演,让人目不暇接。这些活动,有的在水岸之上翩然起舞,有的则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悠扬演绎,无不散发着浓厚的水乡风情。近年来,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虽然仅保留了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仍然让人留连忘返,期待更多精彩。拔河,这项源远流长的运动,早期称为“牵钩”“钩强”,唐朝始称“拔河”。它起源于春秋后期,初为军中游戏,后流传民间,成为民俗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唐玄宗时,清明时节曾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自此,拔河便成为清明习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清明时节,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纷纷走出居室,探寻春天的气息。田野踏青,郊外放风,这些郊游活动被统称为“踏青”,又称春游。古时称之为探春、寻春等。人们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享受生活的美好。植树,也是清明时节的重要习俗。清明前后,春阳高照,春雨绵绵,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机。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这一风俗流传至今,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全国植树节。这不仅动员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参与绿化祖国的活动,更体现了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放风筝,是清明时节普遍流行的习俗。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认为清明时节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放风筝不仅是一种游艺活动,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放风筝时,将自己的灾病写在纸鸢上,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寓意着疾病、秽气都被风筝带走了。插柳,也是清明时节的重要习俗。据说这一风俗是为了纪念农事祖师神农氏。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因此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还有祈福辟邪之效。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这一习俗既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也传承了深厚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