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古镇情怀,刻在骨子里的情怀
TUhjnbcbe - 2024/6/19 19:39:00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自己是属于古镇的。

几年前我从老家出来,后来定居永川。这几十年里,我去过四川、贵州、云南、湖南、北京、天津、浙江。

每到一处,我最喜欢去那里的古镇看看。

贵州的苗寨,青城的泰安,江南的乌镇,云南的丽江......

也许每个地方都有这么个古镇吧,看着眼熟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陌生。

最初的激动和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消失在我的记忆之上。

但不管怎样,都阻挡不了我去古镇探访,即使很多时候去不了远方,我也会在周末以及闲暇的时光,去周边一些古镇逛逛,塘河古镇,走马古镇,中山古镇,路孔古镇等等。

这些地方都有我走过的足迹。

朋友常常问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古镇?哪一个是你最爱?

霎那间,我怔住了。

我不知道。

我出生在山里的,打有记忆起,就记得大人们每隔几天都会去赶场。

早早地起床,有的挑着柴,有的担着米,有的提着积攒的蛋,有的背着自家的菜,去一个叫龙潭的集镇。

然后很晚才回来,换回一些家里所需的物品:盐、洋火、煤油。当然也会带一些好吃的东西,比如油粑杷、小糖果。

每每赶场天,我们小孩都会在村头的桂花树下一直等着父母的归来。

简单的物质满足后,便是对那古镇小街的无比神往,希望自己能去看看。

终于长大了,也能跟着大人一起提点米,提点蛋,背点菜,充满着无比的好奇和欢喜,高高兴兴地去龙潭街上。

结果发现,赶场是件苦差事,哪里也不能去,得守着自己的东西,讨价还价,想尽一切办法卖一个好价钱。

记得有一次卖柴,从上午十点一直到下午四点,一直都没有人来问,就这样站着、等着耗着,最后还是镇上一女同学的妈妈看见了,好心地买了我的柴。

当我把柴担她家去的时候,正好碰见女同学出来,我顿时局促不安,羞红了脸,拿着钱飞也似的跑了。

这之后,我好久都不卖柴了。父亲知道原委后,对我说了一句影响我一生的话:“凭自己的本事吃饭,不丢人!”

久而久之,对古镇的好奇被生计的奔波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那段别样的岁月却在我的心中留下常人难以理解的印象。

从山里走到镇上,往返四五个小时的路程,却是走得那么的艰辛,那么的不堪。

但你必须得去,那里有你想要的东西,不只是物质上的小小的糖果,还有很多超乎糖果的诱惑。

至今我都记得,我用自己卖柴积攒的钱在新华书店里买了很多本小人书,如饥似渴地翻看着。

去小镇谋生计的买卖,仿佛撕开了我梦想的缺口。

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家里花巨资送我去镇上去读书。

从此,我近距离地亲近了我一直都想亲近的龙潭,也正一步步在离开我一生都感念的龙潭。

古镇就像一艘起锚的大船,载着我的梦想从此远航。

读书之余,我总喜欢一个人在街上的巷子里走来走去,慢慢地触摸到了古镇与沟里不一样的地方。

青砖碧瓦的明清防火墙,依河而建的木质吊脚楼,镫亮且幽深的长长石板街,沿街而开的各式自家店,时而热闹,时而宁静,既有纯朴自然的烟火气息,也有飘渺深沉的历史清韵。

尤其是傍晚时分,小孩们都出来了,沿街满跑,边跑边唱:“龙潭的山,龙潭的水,龙潭的姑娘就是美,龙潭的树,龙潭的坡,龙潭的帅哥也很多。”

孩童脆生生的歌谣里,夕阳西下,夜幕来临,一切都归于平静。

小镇就这样以她独有的方式结束自己独有的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现在,镇上早已不卖柴了,古镇的变化也很大。但作为一种旅游的符号,相关部门还在当年卖柴的地方立了一个牌坊,上面大书三个字:“柴碳行”。

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去牌坊下看看,过去的许多仿佛不曾离开,甚至都还能听到当年自己卖柴时羞涩的吆喝:“快来看,快来买啊,上好的青岗木,耐烧又耐用哦....”。

在外面的日子里,也为梦想而拼搏,早出晚归,在大学里抒写自己的青春年华。人潮人涌,忙忙碌碌,来来往往,总觉得自己心头空空。

而夜里,那群孩子的歌谣和自己曾经的吆喝,常常出现在梦中,是那么的清晰亲切,可一觉醒来,却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于是,我不断地回忆,不断地寻找。

寻找古镇的样子,寻找曾经的过往。

然而很多时候,我所去的地方,她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都不是我想要找的龙潭。直到有一天,我来到松溉,长江边上的一个古镇。

那天,夕阳西下,看到一群孩子从巷子里跑出来,边跑边唱:“重庆的客,成都的客,路过松溉,歇歇,为你准备了九大碗,请你进门尝一尝,吃点肉,喝点酒,酒足饭饱你再走......”

霎那间,时间凝固,仿佛穿越,熟悉的童声直达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我明白了,寻觅了许久的东西不曾离开,她就在我身边。沿着歌声,我走进了松溉。

一样的青砖碧瓦,一样的防火墙;一样的依河而建,一样的吊脚楼;一样的镫亮幽深,一样的的石板街;一样的临街而开,一样的自家店,就连那墙头的小草,街头的古树,姿态风韵也相差无几。

追古抚今,在“白日千人拱手,人夜万盏明灯”的松溉,我似乎看到了“干文聚数,百龙归潭"的故乡。

故乡的影子在这里叠合,往日的时光在这里流淌,我欣喜自己虽迷茫却从未迷失。身在松溉,感受着她的丝丝气息,发现那些曾经滋养过我的东西一直都在,美好的一切在心底不断地升腾,化为我对故里龙潭的无尽的思念。

踏破铁鞋无觅处。

斜倚着古老的栏杆,沐浴着千年的江风,我再一次坚信自己是属于古镇的,属于老旧的时光的,属于清宁与自然的。

不然,那些粉墙黛瓦的印记,那些枕河而居的静谧,那些迎风而展的古木,以及袅袅升起的炊烟,清脆而又悠远的歌声,为什么总会出现在梦里?

江流千古,小镇幽然。于是,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清晨,又来松溉,撑一把雨伞,独自行走在青石铺就的悠长小巷,听一听雨水滴落在青石板上发出的清韵,让自己散漫行走的足音,回荡在时光的长廊。

原来,一直念念不忘的古镇,有两个。

一个是松溉,在身旁。

一个是龙潭,在心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镇情怀,刻在骨子里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