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
winter
冬至
Solstice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二十二,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在公历12月21日至12月23日之间交节。冬至既是节气,也是节日,是传统节令的重要时间节点,俗称“冬至节”。俗语有“冬至一阳生”,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球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这以后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变长,正所谓“冬至日头升,一天长一针”。
冬至,江南已是隆冬,北风频至,水汽寒冷,树木骨瘦形销,即便是常青的松柏,也绿得越发深沉,似在养精蓄锐、贮存能量。古人以阴阳二气的运动理解自然季节变化,以为“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此时阴阳二气开始逆转,生命活动开始趋于活跃。古人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冬至在四时八节中地位极为重要,围绕着冬至形成了丰富的节气习俗信仰与岁时活动。
冬至大如年,物仪家家丰
江南人家最重冬至,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记载:“官府、民间,各相庆贺,一如元日之仪。吴中最盛,故有肥冬瘦年之说。”宋代周遵道《豹隐纪谈》中也有“吴门风俗,多重至节,谓曰‘肥冬瘦年’”的说法。所谓“肥冬瘦年”,意即当地人将冬至看得比过年还重要,“送馈节仪,及举杯相庆,祭享宗禋”,“凡诸仪文”,更有甚于寻常节日。
冬至前后,亲朋好友之间多有人情往来、礼物馈赠。一时之间,街市上“妇女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交相称为“拜冬”。提篮担盒之人络绎不绝,那些装满了各色贺节礼品的礼盒便被称为“冬至盘”。盘里多为吃食糕点,桂花冬酿酒、团子、卤菜等等,丰俭不一。讲究的人家用的是雕花红漆的食盒,一般的人家则担着竹编的盘子。不同人家之间多赠节物,盘桓周转之间,却也会闹出笑话来。南宋颜度有《冬至》诗云:“至节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脚钱尽处浑闲事,原物多是却再归。”此中自有暗讽之意,但家家迎来送往、车马节仪喧哗不绝之景宛在眼前。
冬至,又称为“亚岁”,在古代是一个相当隆重的节日。三国曹植《冬至献袜颂表》云:“亚岁迎祥,履长纳庆。”唐代僧人皎然《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开篇有“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渌波”之句。冬至前一夜,谓“冬至夜”,家人团聚,饮酒吃饭,称为“亚岁冬至宴”,苏州人也称之为“节酒”。
冬至夜,合家欢宴讲究全家团圆。在上海,出嫁的女儿定要携夫婿回娘家吃饭。宴席上,品尝新酿的白甜酒、花糕、粳粉团子,然后祭祖。苏州一带,凡是出嫁女儿归宁在娘家的,这一夜必得回到夫家,俗信以为若是不归会给娘家招来“穷运”。旧时,冬至宴菜肴的丰盛程度不亚于过年,不过各家自有各家的过法:有钱人家鸡鸭鱼肉、冷盘热炒,应有尽有,热热闹闹;至于穷人家,只能是忍饥挨饿将就地熬过寒夜。俗谚“有的吃吃一夜,没得吃冻一夜”,“有则冬至夜,无则冻一夜”意即如此。
此日家中无论贫富,都要挂“喜神”像,即挂先祖遗容,合家或并族祭祀祖先,仪式尤为隆重。明清以来,各地皆有“设牲醴食馔荐之先祖”的习俗。民国时浙江萧山“城乡皆作糍糕、粉饼祀神,享祖先”,杭州、嘉兴、金华等地还在此日扫墓。绍兴人称冬至祭祖为“做冬至”,在家中团聚宴饮之前,依着长幼次序列于祠堂、祖先像前依次叩拜,不过只限于合家祭拜,亲戚之间并不相互拜贺。
台州一带聚族而居的村落,在冬至日要合族祭祖,称为“祭冬”。祭冬照例在祠堂里举行,祠堂规模不一,但建筑结构一般为面宽三间的大厅,台门朝东,外墙合围,入门是戏台。大厅正中设有供奉祖先牌位的灵座,座前是案桌、拜坛。祠堂由族内各房轮流值守,掌管财物,负责房舍修葺清扫、祭祖仪式等诸般事宜。早在祭冬的前一个月,轮值人家便开始着手准备冬酿酒以及各色新鲜的玩意儿,比如开花的川豆、出头的麦子、新鲜的西瓜等等,以此寄托希望来年丰收之意。冬至之日要凑齐这些不合季节的物品实属不易,《中华古今注》中有“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献姑舅”的记载,据说此习俗初时主要流行于北方。明代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指出,冬至这一天,尊长的礼仪不同于寻常之日,一定要铺排家宴,向父母尊长行礼,媳妇要给公婆献履献袜。在民国时记述乌镇地方风情的《乌青镇志》上也仍然可以寻到关于此日献鞋袜的记载,并称此俗“今行之”。至于其中的原因,三国时曹植在《冬至献袜履表》中曾云:“国家冬至,献履贡袜,以迎福践长。”献鞋袜是为了祓厄迎福,保佑老人长寿安康。
冬至仪礼之繁盛堪比年节,清代蔡云曾有诗云:“有几人家挂喜神,匆匆拜节趁清晨。冬肥年瘦生分别,尚袭姬家建子春。”(《吴中岁时杂记》引《吴歈》)所谓“建子春”,意指春自子月起,即以子月为岁首;“姬家”,姬姓,若此时有人相赠,必得宴请或重金回赠。冬至日一早,炮鸣三声后,仪式开始,摆供、本家长老入座、三献三祝、祷告天地、演祝寿戏、献羹饭、行敬老礼等循序进行,庄严肃穆。子孙听从喝礼,左昭右穆,燕序跪拜,隆重虔诚。仪式完毕,合族在祠堂里聚餐,言笑晏晏,好不欢闹。饭后,还要向六十岁以上老人献猪肉,称为“老人肉”,六十岁得一斤,长一岁便多加一斤肉,以表敬老之意。当晚,戏台演戏,连演五至七日不停歇,此时四邻八方也会聚集于此,一起听戏,其乐融融。
冬至日,儿媳叩拜公婆,须敬献新鞋新袜,以表孝心,因此此日又被称为“履长节”。此俗汉时便有,唐末马缟的人家,周天子姓姬。“姬家建子春”说的是周代以十二地支命名十二月,建子月为冬月,即农历十一月,正是冬至所在之月。冬至便被视为回归年的起点,其所在月份被奉为“天正”。
这一历法是如何传到江南的呢?人们往往将之与“太伯奔吴”的典故联系起来。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太伯是早期周部落周太王的儿子、季历的兄长,太王想传位于季历,于是太伯便与弟弟仲雍一同逃到当时的荆蛮之地,即今无锡梅里一带,在此断发文身,表示绝不继承王位。后来季历继位,死后传位于自己的儿子昌,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周文王姬昌,由此成就了西周大业。太伯在荆蛮之地,得到当地人的拥护,自号句吴,被尊为吴太伯。由此,他也将周地的历法制度带到了江南。此传说自不能当作信史,但“冬至大如年”之语也恰是关于这一段远古历法隐秘的记忆。种种习俗在江南流传了下来,时至今日还有地方依旧称冬至为“小年节”。
列酒果祀先,煎膏方进补
江南人家最重冬至,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记载:“官府、民间,各相庆贺,一如元日之仪。吴中最盛,故有肥冬瘦年之说。”宋代周遵道《豹隐纪谈》中也有“吴门风俗,多重至节,谓曰‘肥冬瘦年’”的说法。所谓“肥冬瘦年”,意即当地人将冬至看得比过年还重要,“送馈节仪,及举杯相庆,祭享宗禋”,“凡诸仪文”,更有甚于寻常节日。
冬至各家“列酒果祀先以告冬”,随后家人分享酒果,其乐融融。南京人在冬至会开始吃豆腐,一直到“九九”结束,“小葱烧豆腐”是当地的名菜。相传这是明代开国之臣刘基传下来的。传说朱元璋在金陵登基后,派遣刘基负责建筑皇城。有个大臣贪污了大笔银两,被刘基斩杀。这使许多贪官慌了神,他们相互串通,到处散布刘基贪赃枉法的谣言。谣言一多,朱元璋便起了疑心,他命令刘基三天内交出皇城修筑的开支账本。三日后恰好是冬至日,刘基便一手提瓦罐,一手拿着账簿,跪在朱元璋面前。朱元璋打开瓦罐,里边是一道菜肴,即小葱烧豆腐,热气腾腾,清香宜人。朱元璋一尝,不由得胃口大开,此时他恍然大悟:刘基为人就如同小葱烧豆腐这道菜——一清(青)二白。于是,朱元璋便不再怀疑刘基。此后民间便流传起了冬至日吃小葱烧豆腐这道菜的习俗,寓意做人要像刘基那样清清白白。
此外,江南还有“冬至团子年节糕”之俗。旧时,家中磨粉做团子,用肉、菜、豇豆沙、萝卜丝、糖等做馅儿,蒸熟后先祭祖,并馈赠亲友,名为“冬至团”。福建人在冬至这一天,以团子祭祖、分食,有的还在门口挂上两个米粉团,据说此俗源于一个孝子的故事。传说从前有一个人在山中迷了路,碰到一只母猿,便与它住在了一起。后来母猿为其生子,他便带着儿子回家去了。儿子长大后做了大官,便想让母猿来和自己一起生活。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主意,让家人到山里去,在通往他家的大树上都挂上米粉团,而家门口挂得更多。又老又饿的母猿追随着米粉团而来,儿子出门迎候,至此一家团聚。为了纪念这位孝子,当地便有了冬至节挂米粉团的风俗。这个人与动物的团圆故事,虽然过于离奇,但却生动地体现了人们在冬至时节对家庭团圆、父母亲情的重视,因而。冬至团也就带上了吉祥、幸福的甜蜜之意。浙江萧山一带的民众做团子后,还要撒上胡麻,称为“糊口团”,并认为“食此团后言语须多吉庆”。
浙江绍兴、杭州、嘉兴一带的人常食馄饨,俗谚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此俗宋时已经颇为流行了。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指出,南宋的临安在冬至日用馄饨祭祖,为“冬馄饨、年馎饦”,有钱人家讲究新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此俗不仅盛行于当时的江南,也曾流行于北方。与周密同时代的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曾记载有北宋开封“人家,冬至多食馄饨”之事。
冬至日各地亦有全家共食赤豆糯米饭的习俗,传说此习俗是为了克制共工氏那作恶多端的儿子而流行的。相传远古时代,有位能人共工氏,他的儿子到处欺压百姓,最后在冬至夜死去了。死后变成厉*,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厉*最怕赤豆,于是人们便在冬至夜吃赤豆糯米饭,用以驱除厉*、防灾祛病。若是从传统中医角度来看,冬至时节,人体阳气较弱,红豆有补血养颜之功效,倒也非常适宜温补。
此外,汤团、麻糍、荞麦面、鸡汤、年糕、咸菜等等,都是寻常人家的节日食物。江南人好米食,尤其是香软绵长的糯米,以糯米制成的年糕、谢灶团、春朝粉圆、年朝粉圆等更是颇受民众喜爱,因此磨糯米成粉做糕团的“磨声不绝矣”。
江南入冬,又到滋补的时节,民谚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令进补,春来打虎”。冬令进补,尤以膏方为佳。膏方,又名膏剂,是中医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剂之一。一服膏方常有二十余味中药,经过加水煎药、去渣浓缩后,加入辅料收膏而成,膏体细滑如饴、乌润似漆,润泽而能“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有绝好的滋补功效。传统膏方历来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养生首选。在《红楼梦》第六十四回的故事情节中,因丢了小小一包茯苓膏,整个大观园就被闹得鸡飞狗跳,丫鬟要被赶出去,足见当时膏方如同金玉般珍贵,民间亦有“宁要一料膏方,不要金玉车装”的感叹。
南宋夏圭雪堂客话图
膏方历史悠久,唐宋时已成为中医常用药剂,及至明清,更加完善、成熟。男女老幼皆可用膏方调理,有“小儿健脾调胃”方、“女性冲任失调”方、“男性体虚”方、“老年气血不足”方等等,膏方在全国范围内应用得十分广泛。清代中后期,冬令膏方在江南一带兴起。此时,北方膏方仍以用于痼疾治疗为主,并无对时令的要求。江南一带医家深受《*帝内经》“肾藏精”“秋冬养阴”“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观念的影响,讲究在秋收冬藏对时令的把握。冬季阳气潜藏,须得借膏之黏稠填补肾命,滋肾固精、延年益寿。清同治、光绪时医家钱艺《慎五堂治验录》记载了二十余则膏方医案,其中一则讲某病人崩血如注,冬令服膏方,来年开春“自述体丰而健,甚于壮年矣”。
冬令膏方盛于江南,一是因为江南中医理论发达,二是因此地在明清以来较为富庶,富贵人家极重养生。当代学者罗大伦在《古代的中医》一书中记载了清乾隆时名医徐大椿给人看病的故事。徐大椿是江苏吴江松陵镇人。某日,他前往钱塘某地为一位贵公子问诊。贵公子一心想求长生不老之药,一掷千金,毫不吝惜。徐大椿闻听此要求,微微一笑,说要得长生不老之药,必得寻到一个长生不老之人。贵公子喟然长叹:“世上哪里有这样的人哪!”徐大椿便道出此中真意,无不老之人,则定无不老之灵药。可见膏方虽好,却也不是包治百病,更不是长生不老之法。
冬令时节,请一位有经验的老中医号号脉,诊查身体,辨证施治,开一服补膏,弥补身体的虚空,调和阴阳、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健脾益肾,以调理身体,增强抗病能力,从而延年益寿,还是颇合时令之效的。
连冬数九起,消寒祈梦吉
冬至过后,各地便进入了最寒冷的一段时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即从此日数起,“至九九八十一天而寒尽”,俗称“连冬起九”。冬至数九,也叫“冬九九”,至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称为“三九”,江南俗谚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待到九九归一,万物复苏,春日将如约而至。
冬数九时要唱《数九歌》,此歌多录当地民众惯习之物候气象,以记寒暑,江南各地内容也不尽相同。《清嘉录》曾记载苏州一地歌云:“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三九廿七,篱头吹觱栗。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六九五十四,苍蝇垛屋栨。七九六十三,布衲两肩摊。八九七十二,猫狗躺渹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刚要伸脚眠,蚊虫獦蚤出。”民国《乌青镇志》中也记载有一首,只是内容略有不同,歌中唱道:“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衲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数九歌》朗朗上口,亲切自然,展现出一幅严冬至初春自然变化的图景。在这数九寒天里,人们对气温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