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悦览精选此刻给我一个展的时间杭州
TUhjnbcbe - 2023/8/31 20:37:00

“我来,我看,我拍”,

让展览成为当代年轻人日常生活社交的一部分,

恰恰也是这种“打卡”行为也丰富了展览本身

雷米/文

观赏,还是身临其境?

展览的功用在哪里?大概值得用四年的博物馆学来研究,如果不够,还可以再加几年。但在我这个门外汉看来,关于展览的一切,从布置到动线设计,再华丽精美,也终究不如当你投入其中时感受的强烈,就好像我很喜欢的一句宣传语,“观赏电影,还是身临其境?”

这种身临其境之感,上个周末去南京博物院时尤为强烈。旭日当空,走过巨大的广场,走到南京博物院的门口,抬头一看,见了“熟人”——院名是沙孟海先生题写的,就好像杭州很多店的招牌一样,有着熟悉的落款和印章。

一进入大厅,租用讲解器的队伍排了足有几十米,人数大大超过了我的预估。看来,故宫博物院这几年一阵阵的火热,外加各种文博节目的助力,让博物馆早从以往的门庭冷落,变成了炙手可热的网红景。仔细想想,除了人多有点吵,也没啥不好的,所谓的民族自豪感,从书中获得的终归不如实地看到那些恢宏绝美的文物来得震撼。

南京博物院的常设展讲述的是江苏的历史与文化,上来就是庞大的恐龙骸骨,颇有气势,然后依年代之序铺陈展开。展品丰富自然是一个展优质与否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每个人都能看懂这些展,这才是一个展文化普及是否实现的最终标准。

我很喜欢南京博物院的做法:有选择地让你了解,并不是每个展品都有讲解,每个馆的最有特色的展物才会讲一个非常详细的故事,只需要靠近就会娓娓道来前因后果。除了普通语音导览外,还设有多媒体互动导览,且还分成人版和儿童版,小朋友还能在上面做游戏——博物文化普及将人群细分到如此,并不是靠砸钱就能砸出来的,还得明确分析受众的接受度,在国内也不多见。

去年我去故宫时看苏东坡特展,人挤人完全没啥观看乐趣,讲解也是只言片语,语音导览近乎无,在里面临时翻手机,结果网络不太好。最终只凑了个热闹,看了个寂寞。

传统文化的普及本来就需要细化再细化的,有时候不是对牛弹琴的错,而是弹错琴的尴尬,如果一个展览不对自己的观众进行分类式普及,让人身临其境,那么大概就只剩下错付的真心,以及一头雾水的观赏。

我来过、我看过、我拍过

恺撒大帝在泽拉战役大胜后写给罗马元老院的捷报中只有三个词“Veni,vidi,vici”,被后人翻译成“我来,我见,我征服”。某些时刻,展览的意义也在于“我来,我看,我拍”。

上半年过去,看了几个不明觉厉的展览,对展览本身,只感慨设计之精良,创意之有趣,互动之精良,但你要问我追究其美之背后的根本,也很难说出缘由。

一个展是在澳门的TeamLab,当时在内地展览时,一票难求,后来搬去澳门作了常设展。

澳门TeamLab的常设展览

“小红书”软件上把这个展描绘成是最适合拍照打卡的地方,我称其为“如梦之令”,以光线和多媒体装置构成的一个个房间,仿佛带你进入不同的异空间。进入房间后,甚至会有点不真实的迷幻感——花花世界里,繁花无时无刻不在从盛放到凋零,世间无常浓缩于此;起伏错落的吊灯,在镜面空间的作用下,成了一个永无尽头的迷宫;自己创作的蜡笔画投影在大屏幕里,仿佛我也是这个展的创作者……

周围来来往往的都是时髦打扮的男女们,在软件上建议的打卡位置摆好姿势,或自拍或互相拍。在这样的氛围中,如果你不自拍,反倒成了一种异类行为。

另一个展是在上海展览中心的“古驰原典”,一边正在举行着上海国际电影节。提前约了这个据说不错的展览,进去一探究竟。

相比杭州更为传统的展览,这几年上海的此类展览数量相当充沛,无论是先锋艺术家还是高奢品牌都把上海作为一块试验田,测试当代中国人的艺术阈值,从日渐增长的数量和品质来看,年轻人的这个数值还挺高的。

奢侈品牌的展倒不是打算来带货,更希望是展现品牌的历史沿革、设计思路以及“他们自以为的”对潮流的引领作用。

古驰的这个展也是如此,把苏联建筑风格的上海展览中心高挑的大厅细致切割成无数个小房间,用多媒体设备、装置艺术,还有不可缺少的玻璃镜子,展现主题——六年来它的设计表达。

迷离现场,镜子与自我

展览打出的是沉浸式体验,最直接的沉浸就是拍照。艳丽的卫生间内,亮*色的地板,鲜红色的隔间和洗手台,一对男女假人模特牵着手即将离开,另一对却因隔间下方露出的脚暴露了行踪。这样看似惊悚片的色调与场景,因为拥挤的时尚女生们,变得有些滑稽好笑。

“艳丽的厕所”

穿过长满花草的花园小径,还能闻到专属的香气,在巨幅落地镜面屏幕里陷入迷宫……工作人员在旁边不停地说,拍照的请靠边,把主通道让给不拍照的人。看完这个展,脑子里记住的也只有各色妆容、各种香水的女生,以及在一边举着相机的工具人(性别男)了。

“我来,我看,我拍”,让展览成为当代年轻人日常生活社交的一部分,恰恰也是这种“打卡”行为也丰富了展览本身。卞之琳《断章》里的那句话从江南水乡的桥头早已搬入了各个热门展览。

我的驾驶室时间

有一位朋友,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发那些展览的瞬间——她看展览的瞬间、展品的各个角度、漂亮的周边,构图精良,修图完美,意境妥帖,拿来做展览宣传画也无不可,我们常常照着她的脚步去看各种展览。可你问她,这个展览哪里好看的时候,她会说“作者牛”“环境好”“光线棒”……于是,我们善意地嘲笑她就只是去展览打卡的。

在去南京前,她推荐我去六朝博物馆,我问推荐理由,她说,那是贝聿铭的建筑,非常漂亮,出图。那里面的展品呢?却说不明白。

这几年的文化热,各地展馆崛起,重金请来国内外设计师操刀,其中也不乏宗师、巨匠级别的,于是你会发现,展馆本身也成了展览本身,比如扬州的汪曾祺纪念馆,还有乌镇的木心美术馆,抛开设计争议不提,它们本身具有的美感,就让打卡变得更有价值。

打卡其实并不值得诟病,艺术从本身而言就是可以被多层次解读的,你分析其创作背景创作思路是一种解读,我站在它之前按下快门,点到为止,也是解读。

在展览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是否有思想,思想是否主流,那些展品不会挑选你,选择权永远在你手上。

不久前大热的西班牙剧《无罪之最》里,有一段很重要的对话发生在一个美术馆里,男主角和因他而丧子的母亲在巨幅画作前对话。不知道这位母亲在这幅画作前等待时,心里在想什么。

我试过,面对一幅画作长时间凝望,视觉会短暂出现失焦,这时候,画上的内容在你面前变得模糊,甚至会扭动起来,你的视线仿佛已经透过画的本身的结构、线条和色彩,进入了另一种虚无,此刻,仿佛面对艺术的一种入定——或是与“中年人下班回家停完车后在驾驶室里待一会儿”的效果一致的情绪排空。

所以,不要打扰每一个在展品前长时间发呆的人,或许他只是想简单地从庸常生活中抽离出那么一小会儿,如此的充电五分钟,待机时间会很长很长。

无论是依依不舍或早想离开,每个展览的最后,我都会想到周杰伦写的这首歌,在歌里,他说,“能不能给我一首歌的时间,把故事听到最后才说再见。”

有开始就有结束,故事如此,展览亦是,可从中我们大概能找到一个自己钟情的故事,听不听完都可以,因为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它总会时不时被开关触发,提醒你,原来,一个展的时间效应可以持续很久很久。

报纸版面设计俞帆

编辑潘宁

1
查看完整版本: 悦览精选此刻给我一个展的时间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