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的古建筑文化礼制与人情双重影响下的伟
TUhjnbcbe - 2023/8/5 21:15:00

引子:

中国的建筑,从来就不单是一个住人的地方。譬如我们说孔庙,它不仅是一个建筑,更标志着孔子的思想到达了圆满,受到了官方的认可与尊重。无数学子怀着仰慕之情来到孔庙,等到这些学子离去时,便不自觉地将儒家文化传播到各地。这便是儒学通过建筑,源源不断的向中国施加影响力的一种方法。当然,中国的建筑文化远不止如此,上至国都,下至家宅。上千年的文化底蕴,无处不在建筑的方方面面展示着。

国都城市:皇权与智慧,源远流长的城市建设史

一.城市建设规划的历史进程

中国历史上对城市建设的相关记载,可以一直追溯至周朝。在《周礼·考工记》中就有对建造房屋、礼仪建筑乃至城市的明确标准。一个匠人建设国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城市必须呈正方形,长宽各为九里,城市中有经纬各九条路。中国礼制对于百姓有着严格的要求,规定了不同身份的百姓应该各行其道。这反映了统治者希望通过礼制,对城市予以井然有序的管理。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从周朝开始,汉承周制,这种建筑礼仪便一直延续了下来,直到元朝。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权,所以并未遵循儒家礼制。元朝首都设立在元大都(今北京),经过辽、金二朝的奠基建设后,元大都实际上并没有对皇都进行大规模的整改,延续了少数民族皇宫建筑的礼仪制度。明初,燕王朱棣被分封至北京。在朱棣的整改下,元大都的城市规划重新恢复到了周制,也就是“九经九纬”的城市布局。后朱棣迁都,北京城被正式确立为国家首都。清朝入主中原后,并未对北京皇宫做很大的变动,于是紫禁城的城市风貌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的建筑规划长期受儒家影响,所以从内而外浸染着礼仪制度。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只有皇家遵循礼仪制度,百姓才会纷纷效仿。在国都中形成了完整的礼仪制度,可以有效的将出尊重祖先、尊重天地等优良文化传递到全国。这份完整的礼仪制度,为中国所独有,进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

二.城市的规划管理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大致可划分京都、王城、州城、府城、县城。王城即分封给诸侯的城市,其礼仪制度可以沿袭帝制,但必须降品一级,随着城市辐射范围的缩小,其礼仪品级依次降低。中国古代的都城在工匠规划建造下,大多呈中轴线对称,这是也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一大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极其重视对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北方城市如唐长安、宋开封和元大都,都因地制宜地把水流引入城内。北方城市相对干燥,引水入城一方面可以起到预防火灾的作用,另一方面满足了生活用水的需要,也美化和改善了环境。而南方城市河网密布,河流支流众多。城市规划中,多在城中根据河网开辟一套与街道相辅的水道,供交通和排水之用,形成独特的城市布局结构,在现在的绍兴、乌镇等地我们依旧可以看到这些独特的人工河道。水资源和绿化园林的合理利用,可以小范围的改变当地的气候。古代匠人的奇思妙想,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得到了大量的传承应用,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中国每一座古城的中央都设有一座钟鼓楼,城市规划中,钟楼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晨钟暮鼓”,早上敲钟,老百姓开始一天的活动。晚上敲鼓,擂三通鼓后,城市开始宵禁。在没有手表、手机的年代,钟鼓楼的建设,可以让人们可以有次序的完成一天的安排。

三.中国城市中,特殊建筑寄托着特殊的情感

在京都的下级城市中,工匠们通常用“左文右武”,代替首都中“左祖右社”的位置。文庙供奉文曲,武庙供奉关公。有些学者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这是不对的。中国所有的城隍庙供奉的牌位都有名有姓,我们供奉的是自己的英雄。善恶作为人们的一种信仰,寄托在了城隍庙中。

作为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的国家,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在城市中往往会建造祭坛,北京城中的天坛、地坛一直保留了下来,为我们所熟知。在这样的礼仪制度下,中华民族形成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自然理念。我们始终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只有风调雨顺才能国泰民安。这是来源于祖祖辈辈的自然观念,在当代污染如此严重的情况下,这种观念也给予了当代人新的启示。

乡邑:祠堂下的“寻根”文化

朱熹在《家礼》中有云:“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且“或有水盗,则先救祠堂,迁神主遗书,次及祭品,后及家财”。在朱熹儒学的引导下,祠堂被视为:高于一切,为家族命运之所系,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建筑。正因为如此,中国宗族的宗法、血缘观念也应运得以强化。

一.从祠堂的实际职能看

宗祠,又称宗庙、祖祠、祠堂。是儒家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场所,又是从事家族事务活动的地方。封建时期,古人家族观念强,尤其是在乡镇地方,老百姓往往不杂姓而居,这便形成了一个个同姓的大家族。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家族经过长期发展和繁衍,族众日益增多,在朱子的明经论典后,家祠如同雨后春苏般在民间出现。由于乡镇的密闭性,这种传统的家族文化便在中国的乡邑中扎下了根。祠堂的实际作用如下:

作为族人的婚丧等大型活动的场所作为族长行使奖励和惩罚族权的场所作为族人学习经典的场所祠堂的这些职能伴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而祠堂,这种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作为了一种文化产业被妥善的保护了起来,以供后人知晓与研究。

二.从祠堂的精神传承看

宗祠将无形的家族文化转化为有形的建筑。在南方,几乎每一个乡镇中都有家祠。建造家祠的用意,是提醒后辈不能废典忘祖,要谨记尊老爱幼、兄弟相亲。在我们的姓氏中,都蕴含着浓厚的家族文化。在过去,每当家族中诞生了新成员,家族长辈会拿名字排辈并摘录在族谱上,这讲的是认祖归宗。伴随着家族聚居模式的解散,亲情逐渐的疏远,我们的姓名逐渐开始不受家族内部的影响,家族文化逐渐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渐渐销声匿迹。实际上,家族文化中传承的宝贵精神:“忠、义、礼、智、孝”都写进了孩子们的课本,并没有随着家族文化的消散而消失不见。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大潮的兴起,许多宗祠出于人们对家族的缅怀被新建和修复,宗祠在当今社会衍生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可以说,今天的宗祠已经没有了“封建愚昧”的负面影响,只是作为帮助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找回乡愁、联络感情的一种场所,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产生积极的意义。

家宅:尽管民宅风格各异,家总是所有国人的港湾

中国幅员辽阔,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建筑都有其特殊的建筑风格。或是因地制宜,或是古色古香,中式建筑总有百般韵味。

四水归堂:安徽的人口流失非常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安徽的耕地比较少。这便使这个地方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四水归堂。这种院落的设计者充分考虑到了中国人对圆满的追求,在四水归堂院落的中央,往往有一口井。考虑到住宅不能过多的占用耕地,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十分紧凑。屋顶内侧坡的聚集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寓意水聚天心,这便是四水归堂名字的由来。四合院:顾名思义,即四个方向都有房子,合围着一个院子,就叫四合院。这是一种比较北京化的内院式住宅。非常具有地域意义,几乎可以说是北京建筑的传统代表。四合院规模各异,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普通人家的四合院通常只有一个院子,而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一个四合院往往住着一大家子的人,乡里间浓浓的感情,正是现代人追寻的乡愁。窑洞:窑洞是居住在*土高原上的人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住宅形式,一方窑洞充分发挥了劳动人民因地制宜的智慧。在过去,一位农民辛劳一辈子,就是想多修建几孔窑洞,娶个善良朴实的媳妇。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才算真正有了家,家里或许有一两个孩子,日子再怎么苦,总算是有个盼头。从国家到小家,中国人对家的感情非常强烈。从北京的四合院到安徽的四水归堂,不论在哪里,房子从来不是个冰冷的建筑。简单的一个“家”字,却是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国人身心上的温暖。

古建筑的悲歌

年12月3日,山西确实很骄傲,因为山西平遥人都收到了一个消息: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了。这中间,包含着现代人,现代山西人对于文化传统保护的努力。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八十年代的山西,这样的古城还有几十个。太谷、介休、兴县......这些古老的城镇在后续的大开发中,都遭到了不可逆的破坏。中国建筑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特点,但其中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中国建筑文化是不断打破,又去继承。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建筑文化,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一旦打破,继承便无从谈起。

相反,欧洲人特别记吃记打,对于古建筑的保护非常到位。他们的城市是发达的,但这不影响他们的高楼大厦之中留着那些“矮小、陈旧”的建筑建议。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记载:希特勒在战败前曾经下令,将占领地的所有文化建筑都破坏殆尽,但是这一命令遭到了士兵们的抵触,最终那些文化建筑躲过了一劫。而在中国,大多数古建筑都被当做观赏游览,开发旅游业。

在长城上刻字,在英雄纪念碑前热舞,将一段沉重的历史视若无睹,这是将厚重的历史文物商品化一大弊端。中国与欧洲的国情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具世界之最,这本该是值得骄傲的事。但是为什么一提到文物保护我们就抬不起头,中国人口多,人口素质与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对文物的保护与珍重意识并未得到很好地普及。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之间寻找一个新的出路,仍有待所有华人一起努力寻找。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的古建筑文化礼制与人情双重影响下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