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良渚?
它是一种文明。从年前开始,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隅,标志着中华大地上的文明其实早已诞生。
良渚玉琮王神徽它也是一座古城。作为整个良渚文化的中心,良渚古城的存在,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片“圣地”。
年7月6日,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而对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良渚先民而言,当人们征服了这里的水土,这片土地就有了名字——良渚。
01.水乡泽国
良渚古城的契机开始于年前。
突如其来的全球大降温,原本暖湿的气候逐渐转为干凉。动物们感知到气温的变化,纷纷向着更温暖的南方迁移,原本以渔猎采集为生的人们失去了食物来源,也不得不去寻找新的生业方式。
良渚古城遗址入口
于是,当人们来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原本不太受重视的农业“翻身做主人”,成为了当时首选的生业方式。人们也随之定居,开始组成村落,并且逐渐发展成文明。
良渚古城遗址,就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里,一处面积达平方公里的C形盆地北部。它的西侧是山高林深的天目山系的山地和丘陵,东侧是敞开的杭嘉湖平原,一马平川。发源于天目山脉的东苕溪,自西南向东北蜿蜒流过,最终向北注入太湖。
良渚位于山地与平原交错处,以山为郭,宛如一个向东敞开的簸箕。
东苕溪
丰富的水系和肥沃的土地交织在一起,伴随着温暖的气候与平坦的地势,共同构成了世界绝佳的水田稻作生态系统。
于是,先民不断来此定居,人口增长、聚落扩张。这片土地,逐渐转为丰饶。
宫殿、手工业区、城墙……一个个建筑拔地而起,良渚人就是在这片沼泽地上,“以山为郭”“以水作墙”,开始修建属于自己的城市。
02.壁垒森严
比如,良渚古城的城墙。
作为良渚文化显露在地面上的最后遗存,城墙和城门的遗址共同构筑了一个近似圆的闭合图案,是良渚古城最不容否认的实迹。
残存的北城墙
良渚人为了把近万平方米的王城围起来,就利用发达的水系,从山脚下和水沟里运来大量的石头,混合着垫土建起了一道东西长约-米,南北长约-米,略呈圆角长方形的城墙。
为了防御,四面城墙中,除了南城墙没有护城河外,其他三面城墙都有内外护城河,相当于夹河筑城。
东城墙南水门与夹河道示意
另外,目前已经勘探出8座水城门,四面城墙各有2座,与内外河连通。另外,南城墙的中部还有一座陆城门,平常进出城应该走的就是这里。
南陆城门
这道宽宽的城墙,就像是当时的一个分割线,墙内是整个古城最中心的地方,城外就算是古城郊区。
03.有水一方
良渚古城的兴起,与兴旺发达的水系不无关系。
粮食种植需要水,发达手工业之间的交流也需要水道的参与。为此,除了本身的河道之外,人们还在原本的水系基础上继续开挖河道。
与河道相连的北城墙东门
据考证,外郭以内的河道,大多数都不是天然水道。而这些人工河道的长度,已经达到三万多米。
水,还可以用来防御。
土质城墙与河道相互搭配,共同起到防御的作用。甚至于,城池本身就是一座水城,九座城门中只有一座是陆城门。
良渚古城南陆门
但是,水带来了丰富的物产、机遇和繁盛,同时也埋下了危险的种子。兴于水的城池,同样饱受着水患的困扰。
那时的天目山系是绝对的暴雨中心。每当夏季来临,充沛的雨水容易泛滥为汹涌的山洪,对地处下游平原的良渚古国形成直接的冲击。
为了抵抗山洪的侵扰,天才的良渚人民创造性地打造了一个由11条坝体构成的水利系统。
良渚的水利系统由谷口高坝、山前长堤和平原低坝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谷口高坝共有六条,它们分布在良渚古城西北侧的山间,分为东、西两组,每组封堵一个谷口。
平原低坝则位于谷口高坝南约5.5公里的平原孤丘之间,共有四条。
山前长堤的部分主要是指塘山遗址,呈东西向,平面近曲尺形,中段有双重坝体结构。是水利系统中最大的单体工程。
东苕溪远眺水坝
分成高、低两级的水坝与山前长堤互相配合,可以将大量的来水潴留在山谷和低地内。大致可以阻挡短期内毫升的连续降水,这雨量,即使放到现在,也属于百年一遇的标准。
王城远眺平原低坝
根据水利专家对溢洪道位置的估计,整个水利系统在良渚古城北部和西北部,形成了面积约13平方千米的储水面,蓄水量可达约万立方米。
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体系,在良渚水利系统发现前,中国的水利史,一般从多年的大禹治水开始讲起。
良渚古城南门引水示意
而良渚的水利系统,则把华夏民族与水的抗争,往前推进了年。
04.安居乐业
世界上,绝大多数城池的兴起,都是从百姓的定居开始的。良渚也不例外。
古城中,除了几处有着特殊意义的区域,基本上都是百姓们的居址。他们分布在河道的两旁,夹河而居。
他们在沼泽地上堆起高地,然后两边形成河,石头堆砌起河岸,用竹篱笆、竹编精心编织成优美的护岸。
水绕城而居,这种生活模式,如今仍然能在绍兴、乌镇、周庄里找到踪迹。
不得不说,无论是对当时的居民,还是对如今的考古人员来说,这都是十分方便的设计。
水门居民行船示意
对居民而言,邻近的水道不仅有利于交通,还方便运输器皿与粮食。
在生活上也是极大的便利,无论是取水,还是丢弃吃剩的骨头、果核等等,只要手一抬,就能轻松办到。
考古人员从河道里发现的果实种子遗存:李子核(左上),菱角(右上),桃核(左下),甜瓜子(右下)
而对考古学家来说,这更方便。以上的结论,就是考古学家们根据在河道遗址中的发掘结果所得出的。
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在良渚古城之中,已经有了明确的区域划分。
房屋基址示意
比如说,城池中心的台地——莫角山台地,就是当时的权利中心所在。而在河流两岸夹河而居的,大部分都是手工业从事者的居所。
至于当时主要的生业方式——农业的遗迹,比如说稻田什么的,在古城范围内,基本上没有发现任何一处。
这并不意味着良渚人的生业方式发生了转变。因为,即使在良渚古城的范围尚未发现稻田遗迹,但依然能从中找到很多碳化的稻米。
而规模最大、炭化稻米堆积最丰厚的一处,就在莫角山宫殿区的南面,正对着大莫角山的西南角的一个叫作“池中寺”的地方。它的地位,几乎可以与之后的“皇家粮仓”相等。
池中寺粮仓
那农民们都去哪了?答案或许藏在良渚古城外的近郊区域。
在城外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遗址多处。这些近郊可能就是农民生活的地方,勤恳种地,往城里供应粮食。
或许,早在良渚时代,城市分区已经与如今的城市极为相似。农民们身处乡野,而古城内住的都是地位比较高的手艺人。
05.神王之所
当人们安定的生活下来之后,他们就开始规划,要为自己的王,修建一座宫殿。
放在现在看来,良渚古城宫殿区几乎完美契合之后人们对宫城的想象。
首先,是被重重拱卫的地位。
良渚古城拥有中国最早的三重城市格局。最外面是面积约万平方米的外郭,向内是由城墙包围出的、近万平方米的内城,再往中间才是约30万平方米的莫角山宫殿区。
其次,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宫殿区所在的莫角山,是一处由人工堆筑而起的高地。它的顶部又堆筑起三个近“品”字形排列的台基。东侧的叫作“大莫角山”,西侧北部的叫作“小莫角山”,西侧南部的叫作“乌龟山”。堆筑高度由内而外逐次降低,显示出明显的等级差异。
大莫角山台地
小莫角山台地
乌龟山台地
这三个台基上,都应分布有成排的房屋,除乌龟山台基表面因后期破坏严重而未有发现外,大、小莫角山上的房屋基址,均排列有序。
而最大的宫殿,就位于大莫角山上。
三个台基之间分布着近曲尺形的沙土广场,供皇家祭祀所用,占地面积达7万平方米,广场南部及东部也有排列有序的房屋基址。
沙土广场
除此之外,还有“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
虽然以如今的眼光来看,莫角山台地的位置稍微偏离了城市中心,但偏离的距离并不是很远。或许,“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的思想,在良渚人营都之时就已经有所萌芽。
莫角山台地
在良渚古城中,这座几乎位于古城正中心的宫殿,是中国最早的宫城,也是当时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工程。国家形态的都城气象,在这里已经崭露头角。
在大莫角山上四目远望,城内外,以至于大遮山与大雄山之间均历历在目。
当年良渚古城的王者,肯定不止一次地在这里动情凝望这片广阔疆域,遥想子孙后代,千秋百代的未来。
06.亡者之居
当活人的问题解决了,死人要往哪里去,就成为了良渚人民要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
就目前的考古发现而言,良渚古城内外分布着大量的良渚文化时期墓地:
从位置上看,有城内墓地和城外墓地;从等级上看,有王陵级别的墓地、高等级的家族墓地、一般平民墓地等。
高级墓地中才会出土的玉琮
这些墓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祭坛大墓,有瑶山与汇观山两处。
他们都属于良渚文化早期,结合祭坛的地位和随葬品,我们大致可以推测,能够葬在此处的,应该正是古城营建之时的最高统治者。
这就意味着,他们很有可能就是良渚古城早期的建设者。
瑶山祭坛
第二,宫城王陵,有反山一处。
它是一处与瑶山、汇观山排葬方式相似的墓地,不仅占据了最为核心的位置,而且在整个良渚文化分布区内也是同时期等级最高的。
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就是古国时期,良渚王与良渚王后的墓葬。大名鼎鼎的玉琮王就出土自这里。
蓝色区域就是反山王陵
第三,宫城贵族墓,有姜家山一处;第四,外郭墓地,有文家山、仲家山、卞家山三处;第五,城外墓地,以及一些零星的良渚文化墓葬,但尚未揭露出较大规模的墓地。
并且,到了良渚文化晚期,古城最初设计的格局一定程度上已经不存在了,宫殿区附近、水坝上都可见一些晚期小墓。
同样出土自高级墓葬的玉璧
07.对话神明
对于一个以农业为生的部落而言,天象的变化,几乎决定着一整年的生存情况。而天象,又是当时最不可捉摸的存在。为此,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等各种方面的需要,人们不得不求助虚幻的神明。
也正是因此,人们在低矮的山包上,修建起瑶山和汇观山两座祭坛。
瑶山祭坛
瑶山祭坛位于古城的东北方向,为了修筑祭坛,良渚人将山顶削平,并用垒石修出包边,搭筑出了一处长方形覆斗状土台,整体上呈正南北向。土台以下的山体也因势修出石坎,以加固边坡或修整活动平面。
土台四边分别朝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台面以红褐色土筑成,东侧挖出一条回字形沟槽,然后用灰色土将沟槽填平,使台面形成三重土色的结构。
后来,祭坛废弃后用作墓地,埋有13座高等级墓葬。
汇观山祭坛也与瑶山祭坛颇为相似,它位于良渚古城西北,其顶部的祭坛平面亦是利用自然山体修筑。而在祭坛顶面偏西处,也同样有一个“回”字形的灰土框。
在考古学家看来,土台不仅是良渚人从事祭祀活动的祭坛,同时也是他们观测天象的观象台。
良渚所在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一年分为四季,每到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是一年四季的分界点,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为了确认这几个时间的具体日期,良渚的人们便利用日出日落的方位,结合祭坛,分辨日期。
比如说,冬至日的日出方向正好与两座祭坛的东南角所指方位一致,而夏至日的日出方向正好与东北角所指方位一致。而春分、秋分日的太阳则恰好从祭坛的正东方向升起,又从祭坛的正西方向落下。
这样准确的规律显然不会是一种巧合。
除此之外,祭坛上的回字形结构也颇有说辞,有人说,这与天象有关,也有人说,这是良渚古城三重城池的构造有关。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
08.古城之圣
北纬30°,一个神奇而充满惊喜的纬度。
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它仿佛是上天钦定的文明摇篮,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文明崛起。
而年前,同属在这一条纬度线上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平原,也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迎来了自己的主人。
他们造水坝、筑土台,种水稻、建城市,引领着环太湖流域迈入早期国家的门槛。良渚文明在东方所达到的高度,足以与同时代的古埃及文明与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比肩。
陶罐上的划痕,似乎暗示着文字的出现
如今,当我们通过蛛丝马迹,重返良渚古城,仍然会为五千年前人们的壮举所惊叹。
五千年前,或许还是我们心中的原始时代。但在这里,却早就已经建立了一个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理想国”。他们有明显的社会等级、有徽纹明显的共同信仰,一举创造出了东方史前文明的高峰。
良渚王的玉质头饰
广厦万千
这一系列古建及古城筑科普文章
悉数华夏文明珍馐
我们将把你忽略的宝藏,呈现到你眼前。
参考文献:
[1]神王之国——良渚古城遗址.朱雪菲.
[2]郭明建.良渚文化宏观聚落研究[J].考古学报,(01):1-32.
[3]张忠培.良渚文化墓地与其表述的文明社会[J].考古学报,(04):-.
[4]王宁远,刘斌.杭州市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考古调查[J].考古,(01):3-13+2.
[5]王明达.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01):1-31+97-.
[6]芮国耀.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01):32-51+-.
-END-
文案丨落露
摄影丨可心禹涵
设计丨禹涵
特别鸣谢
浙江省博物馆
良渚博物院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