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注射液副作用 https://m-mip.39.net/pf/mipso_4618875.html好在年夜饭还有时间琢磨,先抓紧时间去东栅那边看看。在西栅景区里住宿的游客在履行完相关登记手续后,可以自由出入西栅。从西栅到东栅有免费的接驳车接送,单程时间大约20分钟。
东栅
东栅的游人显然要比西栅少许多,徜徉其间更有穿越到过去年代的感觉。河两岸的民居没有商业开发后的痕迹,虽然有些凌乱、破旧,但古镇人原汁原味的生活可能就在这里。沿河一路走去,店铺很少,即使有,也是当地人开的那种卖土特产的小铺。
拳船
一条大船停在河边,名曰:拳船。后甲板上,一个黄衣小伙子正在表演刀术,喧嚣的锣鼓声打破了古镇的宁静,也吸引了来往的游客。游客们在用眼睛看的同时,他们手里的相机或手机也没闲着。
太平桥仁德桥仁义桥永安桥挹秀桥仁寿桥
桥是江南水乡的一道独特风景,其不同样式则让这道风景更加绚烂多彩。逢源双桥、仁惠桥、仁义桥、永安桥、太平桥、挹秀桥、仁寿桥,每一座桥都有一个吉祥、美好的名字,过这样的桥,心情都会格外舒畅。在一个地质、取材、需求等各方面条件都非常相似的地方建桥,建出的桥却千姿百态,不知道是建桥者有意为之,还是不经意间所产生的特殊艺术效果。
茅盾纪念馆
由仁寿桥跨过河去,西行不远,就是东栅最重要的文化名人纪念地——茅盾纪念馆。茅盾,姓沈,名德鸿,字雁冰,东栅本地人,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纪念馆是在“立志书院”故址上建立起来的,而“立志书院”曾经是茅盾家的家塾,创立于清同治四年(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年),“立志书院”改为“国民初等男学”,茅盾年至年此读书。
立志书院
纪念馆门楣上悬“立志”二字匾额,两旁有联:“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
纪念馆主堂
穿过一个很小的庭院,即是纪念馆的主堂,也就是当年学校的讲堂。堂前擎檐柱上的对联“分水旧规模但愿闻风皆立志;殳山钟秀杰定知异日有成材”由清末国学大师俞樾撰题,门两侧的抱柱联:“历观文囿泛览词林此地读书寻旧历观文囿泛览词综此地读书寻旧躅;伏处蓬茅系怀民物几人学道继前贤”颇有深意,但不知何人所撰。
茅盾塑像
堂内正中为茅盾半身塑像,上悬时任浙江布政使杨昌浚所题“有志竟成”匾额,背后太师壁上的题字“文学巨匠茅盾”出自曾代理过文化部部长的著名音乐家周巍峙之手。
家塾书房客厅
纪念馆的左近即是茅盾的故居,茅盾13岁前一直生活在这里。故居经过修缮,基本恢复了从前的模样,客厅、厨房、家塾都重现了昔日的风貌。除客厅内悬有一块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叶圣陶题写的“茅盾故居”匾额外,故居庭院里还有两块“茅盾故居”刻石,分别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和邓颖超题写。
雕花大梁十二弥勒摆件
从茅盾故居出来回转东行,左手边有一家“江南木雕馆”,里面有大量的木雕精品展出,非常值得一看。其中一根骑门雕花大梁用长达4米多的整根香樟木雕成,主图为“郭子仪七子八婿图”,人物众多,雕镂精细,栩栩如生。还有一个高达3米的“十二弥勒”雕件,12个弥勒姿态各异,憨态可掬,冷眼一看以为是铜雕,伸手一摸也确有金属感,但这其实是以银杏木雕成的,只是表面贴了金,又涂抹了金属感颜料。
晴耕雨读
接下来的一个景点,是当年电视剧《似水年华》的主要拍摄地——晴耕雨读。这“晴耕雨读”我估计是拍摄电视剧时特意打造的,应该不是一处有历史渊源的古迹。门头除了那块观众非常熟悉的匾额“晴耕雨读”,还有一副木刻对联:“云气春霖月华炼水;清光淑景芳草远山”。一把破旧的躺椅放置在门旁,介绍说,这就是当年朱旭扮演的齐叔经常用来休息的那把躺椅。
道具书架
屋内书架上依然摆放着拍摄电视剧时的那些道具书,尘土落在上面,已然有了满满的年代感。刘若英正是因为拍摄《似水年华》而与乌镇结下了不解之缘,进而成为乌镇的形象大使。她的那句“来过,便不曾离开”广告词早已深入人心。
蓝印花服饰晾晒蓝衣花布染色
“宏源泰染坊”是乌镇东栅的一个网红景点,是女游客的最爱。“宏源泰染坊”历史悠久,开办于宋元时期,原址在乌镇南栅,清光绪年间迁移至此。在这里你不仅可以了解到蓝印花布的纺织、印染过程,买到自己心仪的蓝印花布产品,更可以和院子里晾晒的蓝印花布尽情地拍照。有史料证明,乌镇是我国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更是蓝印花布的重要集散地。
三白酒酒瓮酿酒作坊
离开“宏源泰染坊”东行不远,是乌镇最著名的酒作坊——公生糟坊。公生糟坊创建于清同治十一年(年),为典型的前店后坊经营模式。游客可以穿过铺面进到后面的酒坊里参观酒的整个酿造过程,并可以随意品尝这家酒坊出产的三白酒、米酒和乌酒。乌镇历史上曾经拥有20多家酒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的富庶程度。
雕花大床雕花大床
继续东行,是“江南百床馆“和“民俗馆“两个传统文化展示馆。百床馆里展出了数十张明、清及近代的雕花床精品,其用材、做工、雕镂都非常考究,让人叹为观止,以至于有爬上去躺上一躺的冲动。
年俗婚俗
民俗馆则通过人物蜡像和实物,再现了乌镇在晚清、民国时期的衣俗、节俗、婚俗、寿俗和丧俗。
逢源双桥
逢源双桥是东栅景区最东边的一座桥。桥为石板三跨,上有悬山顶风雨棚。这座桥最大的特点,是在桥面中间有一道石栏,类似道路中间的隔离栏杆,将桥面分成左右两部分,使来往的行人分道而行,避免人流冲突。我想,这座桥如此设计,方便交通可能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设计传递了一种左右逢源、面面俱圆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