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没有水,要看井的深度。文旅运营,深度决定高度。疫后时代,至少三年的经济恢复期,两级分化更严重。文旅的痛点没有解决,继续会深度洗牌。
文旅项目定位细分,始于颜值终于内涵。跨界是趋势,觉醒者得市场。运营前置,必将迎来文旅新格局。做流量,更要流量变增量,火起来,更要活下去。
北京中联傲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始创于年,立足文旅行业至今已21年,年与圆明园首次合作落户于北京,国内多个景区及文旅项目实操及经验,中国排名前十的综合文旅运营机构,疫情期间国内运营文旅项目%成功纪录的保持者,中国第一批个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中,北京前门大街,东北不夜城,大唐不夜城等十数个知名文旅项目的战略合作伙伴。
一、疫情之下的三战三捷
作为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开发运营专委会副主任和北京中联傲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我在文旅行业摸爬滚打了21年。特别是疫情三年,我们运营的项目三战三捷,成功率达到%。有人说世上没有百分百的事业,那为什么北京中联可以实现?其实我们在一线实战21年,前十几年一直在不断的试错,我们是从不断的失败中成长起来的。21年一线实操经验,这是国内大多文旅运营团队不具备的。
(一)梅河口东北不夜城
梅河口东北不夜城,五个月的客流量超过万人次(17天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一个仅有30万人口的城市,超越了世界顶级上海迪士尼半年的客流量,超越了乌镇全年万人次的客流量,东北梅河口不夜城让中国文旅看到了希望
02:15
(二)盐城唐渎里
盐城唐渎里,年2月12日正式开街,当年客流量达到万人次,超越了拈花湾的全年客流量。而且唐渎里是在城市的郊区,距离市中心有20多分钟车程,本来是一个即将烂尾的项目,但被我们盘活了。唐渎里为什么这么火?从它的好评度就可以看出。在抖音的景区推荐率一栏里,唐渎里的推荐率是96%,超过了南京夫子庙的95%,与拈花湾的96%持平。好评度超过90%才能算及格,但很多景区都达不到,而要做到95%以上的优秀等级,更难。
06:35
(三)大连金石滩
根据官方数据,仅七月份文化节的客流量就达到了万人次,超过了疫情前年的最好水平。旅游收入接近万,很多人对这些数据感到惊讶,因为很多景区一年的流水也不过是几百万,而在金石滩,希尔顿的总统套房一间3.6万元照样一房难求,整个七月,酒店收入过千万,非常火爆。
疫情期间的景区客流量能超过年的最好水平,这个连当地政府都没有想到。因为几乎国内所有的景区,疫情期间都是举步维艰,有的甚至巨额亏损,而我们却做到了别人没有做到的,甚至是不敢想到的结果的。
03:15
二、深度决定高度之策划
(一)文旅项目必须前策
文旅项目的定位很关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前策,也就是我们说的运营前置。很多文旅项目不重视运营,把运营放在了项目的最后,这也是国内80%的文旅项目成为烂尾的原因。因为资方从一开始就产生了误区:规划思维,地产思维,资方思维已经成为了过去,最终一切还是要以结果为导向。
(二)文化的差异化与大众属性
大家都在找差异化,但差异化问题在哪里?很多地方政府都想突出地域文化,但别忽视了一点,文化一定要有大众属性,项目的发展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追求高大上,脱离了市场需求的定位就是曲高和寡。大唐不夜城它为什么火,袁家村为什么火?一个是把灯光演绎做到极致,一个是把小吃做到了极致。文旅项目一定要在差异化中寻找大众属性。项目主导必须是运营,因为谁对结果负责,谁要有决策权!
(三)要有游客思维
作为运营方,一定要有游客思维,就是说站在游客的角度去给项目定位。很多文旅项目都是专家说了算,都是资方领导说了算,那这个项目肯定不是接地气的。
专家大多是在规划、设计、建筑方面比较专业,但在实操方面,经验是零,所以文旅项目一定要做好运营前置,策划一定要找有实战经验的团队来做。
三、深度决定高度之设计
(一)文旅项目设计面临的最大问题
设计最大的难题是对商业及场景的打造。很多资方觉得文旅项目的设计和商业融合很难,对呈现的场景与游客的喜好很难融合,总觉得设计很高大上,但游客就是不喜欢。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实操经验,最好的解决方式是设计和运营共同融合。
设计为什么很难做到商业和场景的融合,因为设计者不了解场景是什么,都在纸上谈兵。比如一个小的餐饮店,或者做个民宿,设计师有没有开过饭店?他有没有做过民宿?答案多半都是没有的,那你让他来设计,觉得会设计成什么样?
再比如,小车店铺,设计者知道桌椅的高度和宽度是多少才能满足店主和游客的需要?
(二)设计者对文化主线缺乏理解
设计者普遍缺少对文旅项目文化主线的理解,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设计者没有实操经验,都是模仿和抄袭。梅河口东北不夜城,我们用了七天的时间设计了一万多平米的街区,而且甲方是一次通过。我们是怎么实现的?就是我们对设计方说,一切以我们的想法为主,设计方不需要任何想法,只要把我们的想法体现在图纸上就行了。也就是说,文旅项目的设计,也要由运营方来参与制定,因为经历过实战经验的运营方,知道哪个地方需要什么,也知道设计成什么样子是游客喜欢的。
四、深度决定高度之建筑
(一)建筑需要运营方的督导
对于文旅项目来说,动辄就是几个亿、几十亿的项目,但很多资方却把大量资金用在了建筑上。但文旅项目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呈现一个好的结果,这单从建筑上是实现不了的,还是需要运营来实现。文旅项目的建筑,要由运营方来督导。为什么要由运营方来督导?因为运营方是基于市场的调研和把控,知道哪些建筑需要建,哪些建筑不需要建,可以为甲方省去大量不必要的消费。比如一个民宿,运营方知道什么样的装饰和风格适合项目本身,也知道游客的喜好,更知道如何运营才能把客流量提升起来,而很多资方,却一味的高大上,其实并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做满做全,不如做精,做小。
五、深度决定高度之招商
(一)为什么难招商
有些文旅项目为什么难招商?因为商家对你的项目没有信心,而且你的条件不够优越。其实商家关心的根本不是你给我免多少房租,而是关心你的项目有没有客流量。没有客流量的文旅项目,即使再便宜的租金,商家也不会来。
比如北京的王府井,成都太古里,这些地方你有钱也不一定能租到商铺,因为这些地方有客流量。所以说,招商的核心问题,是首先要做好项目的运营,要确保有客流量。
(二)重点是选商不是招商
一个文旅项目,假设有个商铺,那起码要做到招商达到家,因为这样才能保证商品的质量。有些甲方为了招商而招商,不对商家进行筛选和把控,比如要招一个烧烤店,如果只有一家报名,那他的销售能力你了解吗?如果商家不会卖,赔钱的最终还是项目方本身。
我们做招商,是在众多商家中优中选优,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商户,我们会替商户计算他会不会赚钱,我们也会让商户相信,我们通过好的营销模式引来客流量,从而达到商户和运营方的双赢。
(三)招商政策
招商政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业态,要有不同的政策。对于北京中联来讲,我们做的文旅项目,每个都有不同的招商政策,并且通过不同方式的营销和活动,把客流量做起来,很多商户是跟着我们走的,我们在哪里接项目,他们就跟着我们到哪里,因为他们知道,跟着我们会赚钱。
其实我们有很多项目都不需要特意的去招商,因为很多商户跟我们做了项目都挣到钱了,做了很多年了,所以他只会担心我们让不让他们来,而不是担心来了会不会赚钱。比如我们做东北不夜城,上百家不同风格不同业态的商家,我们只用了4天,而且还是优中选优。
(四)商管的作用
商管不是物业,品控、价控、商控。一个文旅项目,从商业的品质、价格和内容都要有统一的规划和控制。很多资方把商管理解成物业,这是错的。
物业是商管的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商管是什么?首先第一个要做品控。商户的商品质量如何,游客很敏感,如果因为商户的商品出了问题,那受影响的是资方。
再有,商户的商品价格,要由运营方来定,而不是商户自己定。再者就是,商户卖什么商品,运营方说了算。还有对于项目来说,我们不允许商户开外卖。
六、深度决定高度之演绎
(一)演绎的四个要素
现在文旅项目很多演绎很火,我们应该感谢大唐不夜城。大唐不夜城的演绎为什么火?因为他们都是小演艺、微演艺、支点演艺。
用小演带来一个大的流量,一个小小的演员,能带来十几亿的这个播放量,你说值不值?演绎该怎么演?有四个要素,首先是小,第二个多,第三个是新,第四个是动。
(二)演绎为什么要小
很多人喜欢大制作,大演绎。其实首先要考虑你是不是旅游目的地。城市可以分三类,一个旅游目的城市,比如说丽江,它旅游目的,第二个是旅游中转地,昆明是旅游中转地。第三类城市是非旅游目的,大部分城市都是非旅游目的。现在即使作为旅游目的地,大型演艺看的人也少,而且大型演艺一般一天只要一到两场,有多少人会等一天去看一场演出?
对于一些大型演艺,一般人看了不会再去看,只有不断更新的小演艺,游客才会有新鲜感。演绎要小,因为你要考虑成本,一个演员的工资是多少,她能带来什么样的演艺,她可以不断更新演出内容,而大型的演艺就很难了,成本也高。
(三)演绎为什么要多
大型演艺一般一天只要一两场,很多游客来了看不到,但小演艺,却可以十几分钟一场,游客基本上都可以看到。多频率多场景的演出,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互动。
如游客喜欢晚上来,那晚上的三个小时就要有几十场演出,这种频率大演艺是做不到的,只有小演艺才可以做到。多频次的演出可以调动游客的积极性,提升游客的新鲜度。
(四)演绎为什么要新
演艺要新,别人演的东西你再去演,游客审美疲劳就会失去兴趣。其实很多时候游客要的是仪式感,能让游客参与到仪式感里,得到沉浸式的感受,演艺就是成功的。
(五)演绎为什么要动
演艺一定是互动,让游客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演艺中间,而不是说当观众。只要游客玩的开心,就是演艺的成功。所以说演艺一定让游客多互动,所以运营方要多想电子,怎么让游客变员啊。这就是我所说的演绎要有小、多、新、动。
七、深度决定高度之营销
(一)营销考验运营能力
对于文旅项目来说,常态考验的还是运营能力,景区要想保持客流量的持续增长,营销很关键。要做到有节做节,没节造节,策划的原则一定是奇、准、省。小投入一样有大回报,比如唐渎里端午节时期,我们组织了一个小型的网红桥大赛,三天客流量近3万人,营业额同比提升40%,但我们的总投入却只有多元。
(二)有节做节,没节造节
东北不夜城的核心就是营销非常强,半个月一个主题活动,不断的引流。所以要谨记,有节做节,没节造节。很多节是可以造的,造节是给游客来玩的理由。
1、活动定位要奇特。对于游客来讲,就是要有吸引力,定位还要符合自身,要用最低的成本带动最高的流量。
2、节目定位要准。不要广而全,要有针对性的,你的项目适合年轻人,那就针对年轻人,适合家庭,那就针对家庭,针对喜欢美食的,那就把美食做到极致。
3、节目内容要省。大活动不代表一定会花很多钱,重点在于创意。很多文旅项目开业火一次,之后就归于平静,因为没有好的策划活动。唐渎里我们做了一个网红桥大赛,简单省钱,但游客参与度非常的高。
八、深度决定高度之宣传
新媒体是主流,宣传首先要做到自己的团队操盘,深度研究目标人群的传播方式,比如年龄、区域、性别、喜好,这些都决定了你的内容是否能获得有效传播。宣传要自己做,而且覆盖范围要精准。我们做东北不夜城,宣传覆盖面是针对整个东三省。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