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乌镇探班胡锡进于和伟天蚕土豆 [复制链接]

1#
怎么能确诊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hl/150627/4646098.html


  《环球时报》原总编辑胡锡进,著名演员于和伟,知名网络作家“天蚕土豆”……今天上午,一大批名人出现在了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同一个论坛,那就是“疫情下的数字社会”论坛。


  从年新冠疫情暴发至今已近3年时间,我国取得了巨大抗疫成就。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特别是在交通、医疗、教育、物资保障等领域加速落地,切实解决了社会刚需,同时催生了很多新产品、新业态,以及新生活。


  在今天的论坛上,胡锡进、于和伟、“天蚕土豆”侃侃而谈,和大家分享自己在疫情之下的“数字生活”。

胡锡进:从“脸就像一篇社评”到几千万粉丝的“KOL”


  “本是一个报人,老老实实地研究生毕业就来到人民日报,从此再也没有换过工作,一直干到退休。写了数不清的文章,有时候照镜子我觉得我的脸就像一篇社评,两个眼睛像句号一样。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互联网上的所谓‘KOL’(关键意见领袖)。”在胡锡进看来,自己的变化完全是互联网塑造的,因为互联网重塑了信息的分配格局。“数字社会为中国老百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各种机会。过去,中国各地的中心感、偏僻或者边缘感可以说泾渭分明,中心城市占尽优势,但是互联网和与互联网配套的强大物流体系给很多小地方带来了机遇,也给生产地与消费者直接沟通创造了机会。”


  胡锡进认为,向数字社会的转型,让中国加快了发展,实现自我超越,乃至对外弯道超车。“技术的发展让世界越来越变成地球村。数字时代的大趋势肯定是越来越一体化,我们要实现这种一体化的安全推进和着陆。防止这个过程出现破坏性,也要防止这个过程加剧整个人类社会的分化和不平等。”

于和伟:看剧不看弹幕,好像少了点什么


  “我原来看影视作品是不习惯看弹幕的,现在觉得没有弹幕好像反倒少了点什么。尤其看自己的作品,它真的是及时性的反馈,可以让我看到观众第一时间的反馈,好或不好其实对我们来说都是受益的。”于和伟说。


  VR云看景、线上剧本围读、绿幕特效……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演员的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保障,在疫情期间更是化解了很多困难。“不过,技术的发展始终是为人服务的,技术的运用取决于人的价值观。”于和伟认为,“身为一名演员,我相信好的作品会替创作者说话,好的作品会被看见。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也将继续坚持这样的初心,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为影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数字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

“天蚕土豆”:用网络文学讲好“中国故事”


  《斗破苍穹》,网文史上第一部点击量破亿的小说,深受广大网迷喜爱。“天蚕土豆”正是它的作者。


  “这3年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因为疫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口罩和手机成了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疫情对网络文学行业也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天蚕土豆”说,这几年来,网络作家的年龄结构更加多元化,既有烟波儒雅的中老年人,也有居家办公的青年,还有二次元的少年,这些新鲜的血液给网络文学带来了知识深度、题材多样、风格多变等多方面变化。同时,网络文学的读者群体也从原来的单一变得多元,许多中老年人开始和年轻人一样看起了网络小说。


  “网络文学,是中国流行文化的重要力量,它的传播力、影响力已不再局限于国内,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实现文化出海,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一环。我一直在努力,也期盼更多人和我一起,让‘中国故事’更加精彩!”(图片来自互联网大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